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子4岁遭遗弃今寻亲 只记得父亲外号“挣钱狗”

2011年08月05日 08:21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岁时,她被亲生父亲丢在了云南,每天她都会跑到村口的马路上盼父亲来接她,盼啊盼,这一盼就是22年,不知泪水打湿了多少个枕头。如今她结婚生子了,但仍然止不住地想念亲生父母,在听说自己可能是我市杨家坪人时,她随即打包衣服,只身来渝寻找失散多年的父母……昨天,回忆起儿时妈妈教的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杨晓娇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我不怪他们丢下我,我只是忍不住想他们,想对他们尽一份孝心……”

  思念

  耳边不断传来回家声音

  杨晓娇,今年26岁,目前为云南当地一家幼儿园的老师。22年,她被亲生父亲丢在了云南,从此成了别人的养女。23岁时,杨晓娇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两人结了婚并生下一子。“生孩子时,我才体验到一名母亲的艰辛,这时我更加想念我的父母。”杨晓娇说,坐月子时,养母很少关心她和儿子。杨晓娇发觉,一家三口虽很幸福,但总觉得缺少了一份亲情。今年7月,她无意间看到电视里的一个寻亲节目,通过电话她联系到“宝贝回家”的重庆志愿者。通过杨晓娇提供的信息,志愿者分析她的家很可能在杨家坪动物园附近。

  “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就买火车票来到重庆。”杨晓娇说,她的丈夫也非常支持她。7月28日,她安顿好家中事务来到了重庆,一下火车就直奔杨家坪。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她走遍了杨家坪西郊村的每一个社区居委会,并张贴了寻人启事,随后他们还在当地民政局、档案馆等查找,可没有结果。

  昨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黎女士称,虽然结果不理想,但他们也将继续帮杨晓娇寻找亲人。前天,3名志愿者又带着杨晓娇到杨家坪派出所抽血,将她的血存放到公安局专门的打拐血库中,试图通过此种方式寻找亲人。

  记忆

  父亲的外号叫“挣钱狗”

  昨天上午,在菜园坝火车站,记者见到了在雨中打着伞瘦小的杨晓娇,她下午就要踏上回云南的列车,虽然在重庆呆了一周,四处寻找父母未果,但她仍然不愿意放弃。“我先坐到昆明,然后再乘车去玉溪市”,22年前她被父亲丢在那里,她要去那里继续寻找线索。

  “爸爸有个外号叫挣钱狗,1963年出生,属兔。”杨晓娇拿出了身份证,她说她实际的年龄要比身份证上小2岁,是1985年出生在重庆。在杨晓娇记忆里,她已经不太记得爸爸的名字,但那个外号在记忆最深处,一直没有忘记,“可能爸爸叫郑前(谐音),妈妈叫魏书琴(谐音),我叫郑晶晶(谐音)”杨晓娇在使劲地回忆,竭尽全力搜索记忆,尽量想挖出自己知道的一切,“我家是平房,门前有棵大树,附近常常放《一剪梅》这首歌。”杨晓娇擦着眼泪说,父亲小分头,八字胡,肚子或背上有刀疤,而母亲是卷发,总是骑自行车带她去附近逛公园、看马戏。

  甜蜜

  爸妈都曾对她疼爱有加

  “爸爸和妈妈关系不好,但他们都对我疼爱有加。”杨晓娇称,她小时候父母没有住在一起,她跟着父亲一起生活。杨晓娇回忆说,4岁那年,10月份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父亲就穿上西装收拾好行李,带着她到了火车站,当天母亲和两个亲戚也到火车站送他们。随后,杨晓娇跟随父亲到了云南玉溪市。“下车后,天气凉,爸爸还给我买了一件运动衫。”杨晓娇称,父亲很疼爱她,还带她去喝咖啡。在她印象中父亲随身带了一些钱,准备做生意。

  一天晚上,父亲带着她在一家餐馆吃饭,餐馆里电视放着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4岁的杨晓娇想着好几天没见到妈妈了,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一个给餐馆送酒的男子走过来搭讪,父亲和男子谈得很投机,两人成了好友,而这个男子就是她后来的养父杨恩权。

  经历

  突如其来的遗弃命运

  “你爸爸回重庆了,过几天再回来。”有一天,杨晓娇在杨恩权家玩耍的时候,养父告诉她,生父做生意钱不够,回重庆拿钱去了。可一个星期之后,养父就将她带回了老家云南墨江县文武乡老耿寨,让他的母亲抚养杨晓娇,而养父却很少回家。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杨晓娇很不习惯,只上了小学一年级就辍学了。可她常教村里小朋友唱歌,特别是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每唱一次,她都暗暗地掉泪。她想家,每天她都在村里的马路上去盼望,盼望着父亲会突然出现。

  下田,放牛,割草……年复一年,她也渐渐长大。18岁那年,她离开了寨子,到了西双版纳打工。“虽然一个月只有300元,但我要存钱,我想回家(重庆)。”杨晓娇说,她在一家餐馆打工包吃住,一年省吃俭用能存2000多元。可每次她向养父询问身世时,养父都会发火,后来她也就不敢再问了。

  心愿

  想陪父母一起过日子

  回家,寻亲,杨晓娇有一颗急切的心,还有流不完的泪。不过,这些年来,她寻亲的想法被人怀疑。

  “很多人问我,来找父母是不是为了要一点抚养费,不是这样的,我现在这么大了,能养活自己。”讲到这里,杨晓娇非常难过,她说,她目前在云南墨江县文武乡一家幼儿园工作,能养活自己的小孩。

  “平时我都非常努力去工作,想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就想找到他们,希望能接他们到云南去生活。”杨晓娇说:“如果他们愿意,我在云南有房子,虽然不大,但可以接他们一起过去住,我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团聚,我也好尽一份孝心。如果他们有了新的子女,我也会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留在重庆。”(重庆商报 付迪西 乌日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