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保定9月27日电(记者 吕子豪)连日来,河北易县一街道尚未投入使用的48杆太阳能路灯正在被全部拆换。此举引起街道两旁商户的不满,受访人士直指有关方“瞎折腾”。
27日上午,在投诉商户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易县县城朝阳东路施工现场,民工正在不同路段挖沟铺设管线。一外地民工称,现在有20多人在施工,已经工作几天了,马上就要完工。对于施工原因,该民工解释说,是原来的太阳能灯不亮,所以要重新安装有电线的路灯,但此前的路灯不是他们安装的。
3名正在铺管道的民工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不是不亮,是不让它亮!亮了怎么能换?不倒腾,钱从哪儿来?”
一位自称提供新路灯的负责人说,他们9月中旬开始动工,预计“十一”左右完工。此次将安装60杆有线路灯。该工程涉及易县争建省级园林城市,这次的路灯肯定比以前的太阳能灯漂亮。
路边饭馆的一位老板称,原来的太阳能灯是8月28日开始安装的,装好后只亮了两个,“刚几天呀就又要全拆,甬道又给刨开了,这不瞎折腾吗?”据介绍,连续施工影响汽车通行,而且路面也脏,造成吃饭的客人明显减少。
记者采访时,附近小商店、药店等路边商户,均对施工给生意造成的影响表示不满。
据易县建设局副局长杨振奇介绍,此路段2010年9月份开修,当初设计安装太阳能灯60杆,实际只安装了48杆,还有12杆没来得及装。原工程是委托本县一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并采购,安装费用、设施材料费共花了70多万元。因有46杆灯没有安装蓄电瓶,所以大部分不亮。
杨振奇说,当初可能考虑不周到,后发现路南的楼房挡光,影响太阳能灯的使用,请示主管县长同意后,便开始进行拆换。这次更换工费和材料都是免费的,是北京的单位安装,但该单位和县建设局签有协议,三年内有关路灯改造的招投标,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该公司。“肯定是有条件的”,杨振奇笑着说。
同时,杨振奇对该路灯工程与易县争建省级园林城市有关的说法给以否定,但承认两次施工对周边商户造成了影响,并坦承更换路灯是口头向主管县长汇报并得到认可,没有正式文件申请。当记者问:“对新施工单位给以招投标工程的照顾,是经建设局集体决定还是个别领导决定?是否公平?”杨振奇称:“这个我不清楚。”(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