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日报:处分也能“打白条”?

2013年11月06日 11:3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陕西商洛市纪委对两年间发出的176份纪律处分进行抽查,发现有15个处分决定被“打白条”——有的没有进档案,有的没公开宣布,有的照样当先进,有的被撤职却没有执行。对此,商洛市纪委督办执行10个,还有5个正在督办执行。(11月5日《华商报》)

  处分也能“打白条”,闻所未闻,但据一位在机关工作近20年的商洛市政府机关干部介绍,类似现象,他以前都听说过,也见过,知道有些处分是为了“应付”上级和公众的质问,有些是考虑人情关系,有些是“为了干部的成长”等原因,对处分喊得响,但私下悄悄藏匿起来,不公开不透明,让处分变成了“白条”。

  处分本意是让受处分者为自己的违规违纪行为付出代价,从而吸取教训,改过自新。于其他人,也可以起到警醒作用。而“打白条”的处分,不仅失去了惩前毖后的作用,甚至还是一种纵容,损害了纪律的严肃、权威、公正,当然也失去了威慑力。

  处分“打白条”,折射出的是官官相护的官场生态,他们或是互相之间有着利益的纠葛,或是本来就多少有着某种牵连,或是因为受处分人是自己的“人”,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压下”处分。因此,处分能“打白条”,说到底,还是权力失去监督。

  处分“打白条”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据称,为了坚决纠正类似现象,商洛纪委将把处分执行情况,列入相关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对违规单位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这显然是需要的。但要从根本上杜绝处分“打白条”,关键还要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钱夙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