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石场炸出绝美溶洞 遭村民疯狂盗采售卖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这块是我的,在里面要你50元,拉到外面怕是要300元。”1日,安宁草铺龙洞采石场,采石者们正和买主讨价还价。这些石头真有那么值钱吗?钟乳石是否具有收藏价值?面对疯狂的开采,相关部门该如何监管?深藏钟乳石的洞穴有哪些保护困难?
在北市区云南奇石城内有很多商铺,仅有一家奇石店内摆放着钟乳石,记者询问之下老板并不愿意出售,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收藏。“主要看石头的造型,零散的和普通的钟乳石我们不收,也卖不出去。”很多店家不愿意收购钟乳石,即使是造型奇特的钟乳石,买家也寥寥无几,价格最多只有100元。
“卷曲石、钟乳石,它们的美只能留在洞里。”云南省地质研究所喀斯特研究与洞穴研究中心主任张帆介绍,钟乳石等只能在特殊的环境里生长,并保持洁白,如果将它们拿到外界,很快就会变黄,难以保存。
法律保护缺失
即使没有价格和市场,开采和破坏依然难以阻断。
多名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暂没有针对钟乳石及洞穴的保护法律。云南里程律师事务所的吕海波律师认为,钟乳石具有重要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尤其是大片存在的钟乳石有可能被列入“自然遗产”这一范畴。另外,钟乳石还存在观赏价值等,可以认定大片存在的钟乳石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质,而且常常是以其整体存在为前提,如果遭到哄抢、破坏,则会严重影响其科研、观赏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应当予以介入、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对于大面积存在的、可能具有重要科研、观赏价值的钟乳石,政府可以参照此规定将其作为“所有人不明的隐藏物”采取保护措施。
而华度律师事务所的饶宝静律师认为,不论其区域的土地所属性质,只要其在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开采,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洞穴是人类最早的家园,对于云南这样石灰岩地貌岩洞密布的地区,法律保护的缺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张帆认为在国外都有专门的洞穴保护法律和条例以及相应的洞穴协会,但目前中国法律体系层面对洞穴及内部的保护还是空白。
无专业管理部门
在我国,对钟乳石进行保护的法律及行政明文规定仅有广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钟乳石资源保护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钟乳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个人侵占、破坏或擅自开采;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工程的勘察设计,应避开已发现的钟乳石洞穴;开发钟乳石洞穴进行旅游活动,应经当地县级以上地矿主管部门核准和自治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报自治区地矿主管部门批准;尚未开发的钟乳石洞穴,由县级以上地矿主管部门封闭洞口,设立地面保护标志;从事钟乳石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取得矿产品经营许可证并持有相应营业执照;出口钟乳石,须经自治区地矿主管部门审查来源,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但对于这一条例,张帆认为其仍不完善。“洞穴的价值不仅是钟乳石等景观保护,还包括水、生物等价值,但这里抛开洞穴只谈到了钟乳石,对实际操作及保护都不够全面。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这次安宁方面先封存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但其他一些地方……”在张帆眼中,没有一个专业的直接监管部门。“很多时候,洞美了,旅游局来了;有水了,又变成水务局管……各个部门从其各自部门职能的角度出发,却没有从开始的先勘察、再判断价值的总体角度出发。”
社会教育不足
谈及溶洞及洞穴,张帆表示,除去恶意破坏,旅游市场对溶洞的初级开发以及观光型的旅游模式也间接造成了溶洞的破坏。“导游会指着石头说,这是猪八戒背媳妇,但随着全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游客问他具体的东西,他不知道。”溶洞特征以黑暗和寂静为主,并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但大面积的铺路及灯光铺设,已经让溶洞丧失了原本的风貌。张帆介绍,在国外体验式的洞穴旅游模式非常受欢迎,由专业向导带领及相关安全保证下,游客经过数小时未经改造的洞穴探险,将获得更多的体验。“旅游,更是认识自然学习知识,而不仅仅是肤浅直白地去看。”
“云南溶洞有多少?”记者问。张帆表示无奈,由于洞穴的价值得不到社会大众的重视,导致科研投入不够,目前云南及全国专家仍无法对洞穴进行系统化的统计和保护。“比如安宁的洞穴,如果没有人委托,我们没法去调查,做调查需要经费……”对于认知,张帆建议应从教育入手,将国土知识的教育进行普及:“云南一半以上是石灰岩地质,洞穴很多地方都有,但我们对它们仅仅是好奇。”实习记者 朱琦 徐睿 春城晚报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