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北多地高温创纪录 台风“云雀”今登陆江浙沪地区

2018年08月03日 0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 继“玛莉亚”“山神”“安比”之后,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将于今日登陆江浙地区。受“云雀”影响,浙江东北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此外,连日来持续高温的东北地区还将持续“桑拿天”。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台风“云雀”登陆 局地将有狂风暴雨

  “云雀”是今年第12号台风,其路径比较奇特,于7月29日晚登陆日本后,在海上转了一个圈,随后向中国东部沿海靠近。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云雀”将于3日早晨到上午在浙江象山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8-9级,18-23米/秒)。登陆后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

  “云雀”的逼近也伴随着狂风暴雨,中央气象台预计,2日20时至3日20时,东海大部、黄海西南部将有6-7级大风,东海北部部分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上海沿海、长江口区、江苏东南部沿海将有8-9级大风,阵风10-11级。

  而在降水方面,2日20时至3日20时,浙江东北部、上海、江苏东南部、安徽东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会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对此,气象专家提醒,台风来临期间,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点击进入下一页
    8月1日,浙江舟山,一批休渔开捕渔船停泊在普陀区沈家门渔港避风。姚峰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应对“云雀” 多地严阵以待

  面对飞奔而来的“云雀”,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部门多地都在密集部署防风防汛、防灾减灾的紧急措施。

  在国家层面,国家防总于1日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协助开展防汛防台风工作。

  农业农村部也于7月28日和8月1日两次部署“云雀”防御工作,要求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农业部门密切关注台风发展动向,及早安排,主动加强与气象、海事、水利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渔业船舶(远洋渔船等)预报预警工作。

  在国家层面之外,受台风影响的多地也作出了相应的部署和安排。

  例如,在浙江,该省防指已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并组织沿海养殖、海上施工等沿海作业人员和海岛旅游人员做好避风保安工作,及时疏散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同时落实好城镇高空设施、临时设施等防风措施以及地下空间、低洼易涝区的防涝保安措施。

  而在上海,该市要求提前做好河道水位预降工作,及时做好船只避风进港、海上作业及近海养殖人员上岸避险等工作,并强化旅游景区、建设工地以及人员密集场所防台风安全管理,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多地高温创纪录 东北华北即将“退烧”

  台风之外,全国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也同样值得关注。中央气象台已于2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2日的高温预警,已是中央气象台连续20天发布高温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3日白天,内蒙古中东部和西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中东部、黄淮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湖北东部、四川盆地东部、江西中部、浙江东南部、海南北部、吐鲁番盆地等地最高气温有35~36℃,其中,内蒙古东部、吉林西南部、辽宁大部、天津西部、河北南部、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

  其中,东北地区更是有多地的高温都突破了历史极值。辽宁省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29日至8月1日,辽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先后攀升到35℃以上。其中沈北新区、辽中等2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已突破历史极值。

  不过,好消息是,连日受高温影响的东北、华北地区已经进入了“退烧”倒计时。中央气象台预计,5日前,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东南部、辽宁及京津冀等地还将有2-4天高温天气,5日后,上述地区高温天气将减弱或结束。(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