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解码乡村文旅振兴的“黔西南样本” 挖掘生态文化

解码乡村文旅振兴的“黔西南样本” 挖掘生态文化

2021年04月18日 03:48 来源:新京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解码乡村文旅振兴的“黔西南样本”

  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发展户外运动,挖掘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通过文旅兴州,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4月17日,在“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主题分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梅旭荣表示,我国农业现代化将从数量增长迈入优质高效和绿色品牌时代。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在发表主旨演讲时也谈到了乡村振兴中要因地制宜的问题。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以山做文章,打造旅游品牌发展绿色经济,全面实施文旅兴州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4月13日下午,依山而建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细雨蒙蒙。小镇广场上,几十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居民,站在春雨中排练。

  这些居民,都是阿妹戚托艺术团的团员。“明天‘农历三月三’,布依族的节日,我们艺术团有大型表演。”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指着广场边一字排开近一公里长的长桌说,布依族“三月三”,小镇要摆出宴请600名游客的长桌宴,还有对山歌、拔河、包粽子比赛、篝火晚会等很多活动。

  几年前,小镇所在地还是一片荒山。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推动下,2018年,按照景区标准打造的三宝彝族乡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拔地而起,文安梅跟村民们搬到了小镇里。

  阿妹戚托小镇这种丰富的文旅产业在黔西南州还有不少。地处喀斯特山区的黔西南州,汇聚了丰富的山地资源。利用这些资源,黔西南州争取到了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落户,发展户外运动,并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山地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推出了“大旅游+大扶贫”战略。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戴时昌介绍,黔西南州9县(市、区)中,晴隆县等7个县都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文旅兴州,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累计带动了8.2万人脱贫增收。如今村民变艺人、村民变商人、村民变股民,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旅游之乡的转变。

  一支舞蹈

  阿妹戚托舞助妇女撑起家庭收入“半边天”

  文安梅是名“80后”彝族姑娘,出生于1985年,她没想到,儿时学会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会成为三宝彝族乡搬迁安置点的名字。

  三宝彝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98%以上,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83.73%,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文安梅回忆,搬迁之前,村民们的房子破旧不堪,出门连片大石山,脚下泥巴路,少量的坡耕地也是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土”,一年忙到头,粮食有时候还是不够吃。不少孩子都没有及时入学,她直到11岁,才上了小学一年级。“上学路又是下坎又是爬坡,下雨天路又湿又滑”。

  上学路也给阿妹戚托小镇新塘社区主任陈红珍留下了深刻印象,“要走两个多小时,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打着手电筒去学校”。2016年,她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乡医院,成为三宝乡唯一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我当时最深的感触就是,必须走出大山。当时全乡只有一条不足5米宽的道路与外界连通,乡亲们要是突发疾病,只能眼睁睁看着、疼着、等着,有的甚至在崎岖蜿蜒的送医途中去世。”

  2016年,贵州省委作出了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的战略部署,2018年3月,按照景区标准打造的整乡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竣工。

  搬入小镇后,陈红珍被乡亲们选举为新塘社区主任。“我们的搬迁不仅要把老百姓搬出来,还要把民族文化搬出来,走的是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这条路。”陈红珍说,小镇建设尊重了苗族和彝族的文化习俗,街道均以三宝的村寨命名,在苗族居民安置区依山打造了一座“牛头山”,在彝族居民安置区则打造了一座“虎头山”。为了打消搬迁群众对迁入地的陌生感,安置点以三宝人熟悉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命名。

  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在彝族姑娘新婚出嫁时,村寨中的女眷会相聚一起“以足传情”,用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节奏整齐,被誉为“东方踢踏舞”。

  “原来乡亲们只有在节庆的时候,才跳阿妹戚托舞自娱自乐,没想到现在这支舞成了小镇一张文化名片。”文安梅说,搬迁后,县里组建了艺术团,每晚为游客表演,成了小镇最叫座的旅游项目之一,现在艺术团的成员已有120人,月工资2000元-3000多元,“小镇现在的就业机会很多,工业园、旅游公司等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所以团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年纪最大的60岁,每晚表演的时候,有人背着娃跳舞,有人背着娃打鼓。”

  谢小串就是一名背着娃跳舞的艺术团群众演员。白天,她在园区内的一家鞋厂上班,月收入3000元;晚上,换上彝族服装来到阿妹戚托艺术团参加演出,月薪2000元。从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农妇,变成家庭经济收入的“半边天”,“很开心,很值得,很幸福。”

  陈红珍说,社区里像谢小串这样兼职的居民很多,有的从事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有的在村扶贫车间就业,有的在工业园里上班,还有不少人自己创业当老板。“刚搬过来时,乡亲们看到新房很开心,但是也担心端不上旅游饭。社区里有60多个门面,尽管两年免租金,可没有多少人要。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门面的生意越来越火,乡亲们亲眼看到了这些变化,前几天门面招租,非常火爆,虽然免房租政策已经取消了,可大家都争着交钱。”

  前不久,新塘社区招募社区干部,让陈红珍意外的是,招募公告刚发出,就收到了5份简历,都是从三宝乡走出去的“00”后大学生。肖婷婷就是一个返乡创业的“00后”,在小镇开了一家奶茶店,“以前觉得打工收入高,现在我把店经营好,也能有不少收入。”她说,游客逐渐增多,平时一天能收入700多元,举办彝族传统节日时,收入还会增加,2019年小镇举办“火把节”,当天就赚了8000多元。

  “原来我们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极贫乡,现在是由移民搬迁发展起来的旅游小镇,远近闻名的三A旅游景区。”文安梅说。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阿妹戚托小镇的变化,是黔西南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游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州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31个,推出了《布依八音》《阿妹戚托》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剧目。

  一碗蛋炒饭

  “蛋炒饭一条街”致富一个村

  4月12日上午11时,虽然还没有到饭点,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将军桥“蛋炒饭一条街”人头攒动,一些小饭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网上都说,来到黔西南州不去体会一下喀斯特地貌最具代表性的万峰林是人生一大憾事,而来到了万峰林不去将军桥吃上一碗蛋炒饭更是人生一大憾事。”一位游客说。

  “黄秀蛋炒饭”是“蛋炒饭一条街”上的第一家蛋炒饭餐馆。老板娘黄秀回忆,她和爱人陈飞原来常年在外务工,2011年回家过春节时发现,当年,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兴义召开,万峰林成为当地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景区的开发给家乡带来生机,硬化路、景区路穿村而过,带来了不少游客。

  “游客来这里找不到吃的,有人建议我们做一个蛋炒饭。”黄秀和爱人在村里搭起了第一个蛋炒饭摊位,没料到生意非常好。“可能是我们的鸡蛋都是自家的土鸡蛋,也可能是蛋炒饭价格实惠,很多游客都愿意来这里吃。”她觉得,单吃一碗蛋炒饭也会腻,就搭配了海带、萝卜、折耳根等凉拌菜以及酥肉、豆腐等。

  升级版蛋炒饭很受欢迎,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2016年,黄秀在自家房屋边上搭建了一个专门营业的蛋炒饭餐馆。每天6时开始准备,10时正式营业,18时收摊,这期间负责炒饭的陈飞一直不停地端锅掌勺,手上磨起厚厚的老茧,但他高兴:“现在每天能卖出1000多碗蛋炒饭,好的时候一年有40多万元的收入,买了车,盖了新房,孩子在城里上学。”

  看到黄秀夫妇凭借一碗蛋炒饭致富,很多村民跟进,其中有不少返乡村民,黄明新就是其中一员。“以前在城里务工做装修,2017年回到村里开蛋炒饭店,现在一年挣个20万元不是问题。”

  目前,万峰林景区60多家农家乐餐馆,家家可以提供蛋炒饭。专职做蛋炒饭的餐馆,发展到30多家,都集中在将军桥一带。将军桥因此被称为“蛋炒饭一条街”。去年“十一”黄金周,这里平均每天要炒3万多份蛋炒饭。

  蛋炒饭经济催生了一个新产业:鸡蛋经纪人。2019年旅游旺季,村民龚光正每天要从村民手中收购六七千个土鸡蛋,每个鸡蛋有一毛钱的利润,去年即使受疫情影响,每天也有两三百元的收入。

  一棵“摇钱树”

  升级改造风景区 发展生态旅游

  万峰林景区有6个行政村,万福村是其中之一。村委会主任朱玉美觉得,“一碗蛋炒饭经济”是村民们靠着万峰林景区生态旅游这棵“摇钱树”,尝到了甜头。

  万福村原名为落水洞村,因纳灰河穿村而过,落入村内的天然漏斗,经暗河排往南盘江,而得以“落水洞”一名。朱玉美回忆,2013年更名以前,村如其名,落水洞村几乎年年被水淹,“所以当年村民们很穷,是国家二类贫困村。每次水灾,政府都会发放饼干等救济品,村里就有了一句俗语,‘大淹大淹,得吃饼干’。”

  2011年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兴义召开后,万峰林景区一直在升级改造,游览面积从8平方公里拓展到45平方公里。朱玉美说,村子更名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景区升级改造的持续推进,万福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接连上马,“现在早就不会被水淹了,万福村美丽乡村名声在外,我们用紫色水稻和普通水稻交错种植,在25亩田里种出了一个巨大的‘福’字,‘福’字稻田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

  万福村村民506户2050人,不少村民从事保洁、园艺、导游、民宿服务员等旅游业相关工作。“原来村民们都是外出打工,现在就地务工,只要愿意干,都能找到工作。”朱玉美说,村里一个贫苦户,父子俩都是残疾人,儿子找到了一份园林养护的工作,月收入接近3000元,去年已经脱贫,“这孩子特别勤劳,去年还被景区评为最美园艺师。”

  兴义市人李明波2015年开了景区里的第一家高端民宿。他觉得,随着万峰林乡村游越来越火,村民们就业选择越来越多,“现在的问题就是用工难,到了旅游旺季,最怕的就是服务员突然提出离职。”

  李明波的民宿开业时,广东人温金群路过万峰林,“当时正是夏天,车里开了空调,下车后发现,外面特别舒服。”温金群觉得万峰林适合发展休闲旅游,一口气租下村民的3栋房屋改造成民宿。“现在距离“五一”小长假还有半个多月,但是客栈房间已经全部预订完了。”

  温金群觉得,民宿带动了村民收入翻番增长。他租的3栋村民房屋,3个房东都一次性拿到了20年房租。第一个房东用租金开了家超市;第二个房东改造了亲戚的旧屋,也准备开民宿;第三个房东拿着租金又贷款50万,建了一栋6层高的楼,下面4层出租,只用3年时间就还清了全部贷款。

  据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以万峰林景区为代表,黔西南打造了一批旅游扶贫重点村,推出了125个精品旅游村寨。各县市以“民宿+民族文化”“民宿+采摘”“民宿+养生”为主线,推出了一批游客喜爱的民宿品牌,有效拉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至2020年底,全州共有大小客栈268家,每家平均投资约300万元。

  两片稻田

  “浑水摸鱼”等户外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增收

  4月12日晚6时,贵州万峰福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销售主管罗益川还没有下班,“这个月底,‘浑水摸鱼’活动要开始了,前期有很多准备工作。”

  “浑水摸鱼”是2018年以来,万峰林景区、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等地推出的一项户外体验活动。万峰林景区在“福”字稻田和麦子山庄的两片水田,设了两个“浑水摸鱼”点,“每年从4月底到10月底,只要天气好,每天都有‘浑水摸鱼’活动,很受欢迎。”罗益川说,稻田养鱼,是苗族农耕文化发展史中一种特有生计方式,苗族人民通过实践认识到稻田养鱼有很多好处,鱼不仅吃杂草还能搅松泥土,鱼粪能肥田等,这些都有助于水稻的生长。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浑水摸鱼”是黔西南“大山地旅游”的“延展板块”。

  黔西南汇聚了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峡谷、地缝、天坑、等丰富的山地资源。如何念好“山字经”,将山地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该位负责人说,2015年10月,首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落户黔西南,自此开始,黔西南连续举办了五届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黔西南投资40亿元,建设了万峰湖野钓基地、二十四道拐汽车拉力赛基地、山地自行车赛事基地等十个户外基地,培育开发了徒步、自行车、越野车穿越、野钓、漂流等各类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2019年,万峰林景区就举办了自行车联赛等7场大型赛事活动,平均两个月一场。目前,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已成为黔西南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和代名词。”

  “2017年开始,户外运动向农耕文化延伸。”该位负责人说,每年春耕时节,万峰林景区等地举办插秧节、农耕文化节;9月举办秋收节;“浑水摸鱼”贯穿春夏秋三季,“耕田、插秧、割稻子、打稻谷、扎稻草人、捉鸭、摸鱼,活动内容很丰富,‘旅游+农业田园’既让游客体验到了农耕乐趣,更有力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

  朱玉美认为,农耕文化节、“浑水摸鱼”等活动,帮助万福村扬了名,“很多外地人到村里参加活动,村里的农家乐、蛋炒饭名气越来越大”。而且,设在“福”字稻田的浑水摸鱼点,用的是流转的土地,“4月到10月,只要搞浑水摸鱼,万峰福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会聘请村民帮忙,每人每天能赚100块钱,加上土地流转费,所以这两年,不少村民都拿到了两份收入”。

  戴时昌表示,脱贫攻坚战中,黔西南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旅游扶贫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创富力度。“下一步,黔西南州将全力实施文旅兴州战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业产业化发展、深入塑造文化旅游发展名片,加快形成全域山地发展新格局”。

  2018年以来,各年度黔西南州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安排。去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黔西南州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兴义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实施文旅兴州战略的决定》。今年3月29日,在黔西南州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州长黄兴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文旅兴州”,强调十四五时期,“扎实推进文旅兴州‘十大工程’,促进‘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将黔西南州打造成为黔滇桂三省(区)接合部文化旅游中心、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

  新京报首席记者 王姝

【编辑:张楷欣】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