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云访谈:连线全国政协常委、人大校长刘伟

分享到:

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以来,如何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如何平衡好防控疫情和提振经济之间的关系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政府部门在财税、金融、社保、就业方面如何助企纾困,高校如何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国新闻网两会云访谈节目连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一起来听听他会带来什么样的解读。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3:56
    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以来,如何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如何平衡好防控疫情和提振经济之间的关系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政府部门在财税、金融、社保、就业方面如何助企纾困,高校如何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国新闻网两会云访谈节目连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一起来听听他会带来什么样的解读。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05
    这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呢,应当说是空前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速度这样快,影响这样广泛,影响程度这样深,而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么强,这样大的这个经济负面的冲击。我们现在从第一季度的数据看,GDP增长是负的6.8%,如果和去年同期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叠加在一起的话,那净下跌了应当说是在13%左右,这个冲击力度就特别大了,而且非常全面。无论是这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影响非常大。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08
    刘伟:中国经济,反过来产生的冲击恐怕也是非常深刻的。所以说这次整个的对于中国经济,无论是从投资到消费,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无论是从供给到需求,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影响,还是来自国际社会的相互的这个影响,应当说这个程度非常深。所以我们要做好这个最困难的准备,要确确实实要加强底线思维,底线管理,所以我们国家现在政府提出来从努力做好六稳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个,要达到我们六保的目的。而这个六保首要的就是保就业,因为经济衰退,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的突出问题,就是就业问题。特别是年轻人,尤其是大中专学生,毕业生的就业。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10
    刘伟:我们今年大学生毕业870多万,是创历史新高的,这样的一个群体,他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不仅是经济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现在总体第一季度反映出来的,包括到四月份,反映出来的调查失业率来看,也是创了这些年来的新高,我们过去的调查失业率,我们多年是控制在5%左右,多数年份是在5%以下这样子的。但现在看来是突破了这个情况,甚至达到了6%以上,如果按照年龄阶段分,特别是像这个20岁到25岁、26岁,这个区间的年龄,而这个区间的年龄,又主要是大专、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个年龄的失业率就更高。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12
    刘伟:所以我们说,疫情冲击带来的深刻的影响,不仅是全面的,而且对一些社会的突出领域的突出问题,带来的冲击更加深刻,尤其是就业问题,所以我们六稳,第一稳就是稳就业,六保,首保也是什么呢?保就业,所以我们要在政策上、在制度创新上、在结构调整上、在发展方式上,要全方位的发力,可能才能比较好地处理面前面临的挑战。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17
    刘伟:那么在这次疫情冲击下,从我们人民大学的情况来看,本科生也好,硕士生也好,这个博士生也好,目前就业已经签约或者是有签约意向的,和去年同期的这个比例,也就是和去年同期,没有疫情冲击的时候,这个比例,大体相当。我们本科生这个签约就业的,应当说已经过了50%以上,将近60%了。硕士、博士的,这个已经签约的,已经达到70%以上了。从人民大学这个局部来看,和疫情没有发生之前的去年的情况,就业的签约率来说,大体持平。但是下边我们也知道,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挑战。但是就全国来讲,面临的矛盾、挑战、压力会更大。那么这个压力更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经济增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这个负增长和经济速度的下滑,经济严重的衰退。另外一个方面,这次对就业的冲击是来自结构方面,第三方面,由于疫情防控,我们的一些生活节奏,在时序上,周期上发生了变化。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19
    针对今年全年主要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否还能够实现,刘伟表示,这是一个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这个趋势上讲,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别是2015年以后,近几年来,实际上潜在增长率呢,就已经进入到了这个放缓的这样的一个阶段,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了。所以我们概括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的,特别宏观经济的特点,我们叫三期叠加,其中首当其冲的一期,就是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速,中高速,甚至可能更低的这个区间下滑,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的显现出来了。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21
    刘伟:从短期年度增长来说,我们考虑到就业,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压力,考虑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的均衡,包括什么呢?我们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目标,你要维持政府财政开支的要求,那你要确保一定的财政收入增长。包括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的要求,你要使人民有收获感,获得感,幸福感,我们也提出来了,就是城乡居民的实际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至少不能低于GDP的增速,它无论对于消费、对于储蓄、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稳定、协调发展、都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23
    刘伟:特别是如果能够提供1300万个就业岗位,我们控制在5%以下,就有更大的把握。但是要提供这样的就业岗位,按照去年的经验,我们经济增长呢,大体上要达到6%左右。预测今年2020年,我们如果要达到1100万多个就业岗位的话,经济增长速度,无论如何,我们要在5.5%到6%之间,这是一个考虑。再有一个考虑,宏观经济它要考虑通货膨胀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保持一个适度的速度。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24
    刘伟:所以我想,我们今年要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疫情的严重冲击条件下,决胜全面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十三五这个规划圆满收官的目标的实现,宏观经济均衡运行,包括就业目标,物价目标等等,这个宏观基本指标的稳定,这些的实现和控制,非常重要的不是靠这个拼速度来支持,而是什么呢?而是靠调结构,转方式,来加以保障,加以支持。速度,增长速度是一个底线,也就是实现六保最低的,也是最可行的一个速度目标的要求。那么再进一步,在这个基础上,主要是要依靠什么呢?结构的变化,方式的调整,这样才是我们战胜疫情冲击的主要的途径,根本的出路。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26
    针对国内如何去更好地推行宏观政策上刺激国内消费,刘伟表示:现在也很清楚了,主要是靠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的需求,拉动的动力。在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和企业、产业,以及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的这个活力和效率的基础上,同时我们要注意需求管理。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28
    刘伟:我们现在要避免大水漫灌,我们是强调的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新型投资,那它就是要和创新结合在一起,这里我不去多谈了。那么从内需的另一块,这个消费需求来说,扩大内需呢,我们潜力相当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增长速度、拉动程度,已经开始超越投资需求,所以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战略性的转变,也就是从内需来说,由投资需求拉动为主,已经开始呈现出来,由消费需求拉动为主的这样的一种变化这个态势。
  • 中新网报道
    2020-05-21 17:31
    刘伟:我们一方面做好扶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一方面呢确保就业,确保民生,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健康,稳步,合理的增长。同时呢我们搞好国民收入的这个分配,使得这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合理化,使得这个差距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公平和效率二者之间呢,能有一个有机的统一和有机的协调,使得分配更加合理。分配合理不合理,不仅影响我们所说的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问题,同时影响效率,影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影响内需,消费需求扩大的程度和水平。所以我想我们从生产,分配,社会兜底,社会福利,各方面,共同努力的话,那么我想我们现在的这个内需的扩张,应当还是有信心的。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