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师:丙肝威胁将超越乙肝 刺青恐“坏肝”
中新网7月8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医师提出警讯,台湾推动新生儿全面接种乙肝疫苗以来,30岁以下的乙肝带原比率已不到1.5%,乙肝导致肝硬化、肝癌逐年下降,但没疫苗可打的丙肝,据推估感染人数仍超过70万,且逾半数不知感染。门诊观察,青少年耍帅,刺青、穿洞也成传染隐忧。
台湾“卫生福利部”日前公布最新十大死因,肝癌高居男、女性的癌症死因第二位。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内科教授余明隆今(8日)在香港举办的一场亚洲丙肝治疗研讨会上提出警讯,忧心10年后丙肝将超越乙肝,成为民众“肝苦”最大祸首。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约有2成会演变成肝硬化,其中每年约2至5%会产生肝癌,约1至4%更会发生肝衰竭死亡,即一般所谓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余明隆表示,最新模式估算,台湾丙肝盛行率约3.8%,推估约74万人曾感染过丙肝,门诊观察,30岁以下年轻族群,因吸毒共同针头还是感染主因,但怀疑因刺青、穿洞不慎惹祸的也不在少数;他说,不少还是小时候染B肝、长大染丙肝的多重感染者,治疗上仍须以丙肝为优先。
且感染丙肝可长达20年没有症状,发病高峰延至50至60岁,且一旦发病恶化速度快,拖到肝硬化再治疗,效果较差。
吃饭会传染?性行为传染?一辈子好不了?不识丙肝,台湾民众的迷思一箩筐,诊间就曾有60多岁阿嬷得知罹患丙肝之后,担心传染给孙子,不肯同桌,独自一人坐到角落吃饭,叫医师啼笑皆非。
余明隆强调,丙肝是经由血液或体液,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而感染,包括输血、手术、打针、穿洞、刺青等都可能传染,但与乙肝、爱滋或性病不同的是,性行为较不容易传染丙肝,仅约3至4%,非常的低;居家生活也不必过度恐慌,只要谨记不要共同牙刷、指甲剪、刮发刀等易染血物品。
早期发现、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余明隆说,治疗丙肝,传统使用长效型干扰素加上Ribavirin抗病毒药物,整体治愈率约7成5,但目前国际几项大型研究都显示,未来3到5年的丙肝新药将更为便利、副作用少、疗程短,治愈率也可一举提高至9成以上,大幅降低罹癌风险;他建议,约3分之1的丙肝病人肝指数正常,必须检验丙肝抗体才知道,30岁以上成人健检时,可以一年检验乙肝、一年丙肝,来年轮流检验才较保险。
如果已经感染丙肝,最佳的保肝之道,医师表示,除了平时规律运动、多吃新鲜蔬果、均衡营养、作息正常之外,也要避免烟酒以及含黄曲毒素的食物。
>台湾新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