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定”疑云未散,“诈骗”之声又起。新任总经理上任不到一周就连续撞“门”,着实雷人。一个看似可喜的改革举措,却未给新赛季正待重整旗鼓的中超带来可喜的开端,反让从福特宝时代就风波不断的联赛再次陷入诚信危机。
某种意义上说,中超公司也是“受害者”,公司本就不算健康的形象和前景因新任总经理的“老底”再受打击。尽管外界都在忧虑:一个“涉嫌商业诈骗”的人,如何能担任中超公司和联赛的“掌门人”?但中超公司这个“受害者”看似并不忧虑,反而摆出一幅坐壁上观的姿态,这似乎于情不合,于理难通。鲁俊自己也通过微博承认“当年的工作失误,确实造成了损失”,中超公司难道就不怕他再次“失误”?
抛开这个致命的问题不谈,媒体的火力还集中在两大疑问上:“公开招聘”的程序真的公开吗?鲁俊本人有何资历足以担当此职位?
从14日郎效农辞职且中超公司发表招聘公告,到21日确定鲁俊接任,整个海选、面试到最终敲定的过程只用了一周。1天半简历筛选、3个半小时面试、1次面试小组评议、1次董事会,这个被无数双眼球盯着的重要职位就“落定”了。而且,任命之后没有公示期,没有给相关人士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也给争议埋下了隐患。
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次表决中鲁俊获全票通过的原因,与于洪臣的重点推荐“有一定关系”。这就不免给人留下了少数人主导此次招聘的印象,也难怪落选者感觉“招聘只是走过场”。加上任命公布前鲁俊的名字就不胫而走,更加深了媒体和公众的疑虑。
对于鲁俊的资历,中超公司也始终未说明此前任职于深圳某广告公司的鲁俊到底有何出色的业绩。作为雀屏中选之人,鲁俊的完整简历至今未能见诸报端,令此次“公开招聘”的信息“公开”度颇有不足。
当然,所有一切尚停留在猜疑阶段。但至少号称要真正“职业化”的中超公司,在这起重要事件上并没有体现出职业化的严谨态度,反透出浓浓的“业余味”来。
中国足球“职业化”近20年的成果是打造了一个带有浓重行政色彩的市场“怪胎”:一个官商一体、由行政管理者主导的“伪职业”联赛。官商一体、管办不分的恶果,在“南勇们”身上已经体现得十分明显。此次招聘职业经理人,本被寄望能成为联赛重新踏上改革之路的起点,但疑点重重的过程,却同当年福特宝更名中超公司的“换汤不换药”颇有神似之处,而远非众人期盼中的“推倒重来”。(新华社记者 李丽 汪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