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十三冬”之新意

2016年01月23日 13:56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各项比赛激战正酣。由于本届冬运会是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的首次国内赛事,有人直接称本次大赛为“2022冬奥会的发令枪”。

  仔细想来,所谓“发令枪”并非言过其实:记者仔细研究了本届运动会的各项赛程赛制,发现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全国冬运会,在北京申冬奥成功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从项目设置上看,“十三冬”突出了奥运会项目,奥运会项目的比例由上届的62%提高到本届的89%;其中,既有我国在冰雪运动上的传统优势项目,如短道速滑、速滑短距离、冰上舞蹈、自由式滑雪等项目,也有冰壶等潜优项目,同时也有待提高的雪上项目。

  “十三冬”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取消了代表团名次排名方式,取消了冬运会成绩计入全运会的政策,引导大家不要把参赛的目的和任务仅仅盯在金牌和奖牌的数量上,而是要促进人才的培养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另外,本届冬运会在赛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参赛队员从预选赛开始,就从以前“打名额”到现在的“定名额”,也就是说,各代表队既可以选择成绩较为突出的队员参加,也可以有选择地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让那些虽然无望在本届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和好名次,但具有进步潜质的年轻选手到大赛上加以磨炼,这就与国际上冬奥会选手的选拔方法实现了对接。

  从规模上看,除了正常成年组比赛之外,本届冬运会还首次在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和潜优势项目上设置了19个青年组小项,这些项目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都是在冬奥会上有能力争金夺银的项目。设置青年组小项,目的就是夯实人才基础,增加人才厚度,促进2022年冬奥会的备战工作和冰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规模大还反映在参赛人数上。本次冬运会共有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52个代表团报名参赛,代表团总规模2231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389人。运动员多,裁判员的人数也水涨船高。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选派了633名技术官员参与本届冬运会执裁,为了提高竞赛公正性和执裁水平,国家体育总局还邀请了9名国外裁判员执裁本届冬运会。

  (光明日报乌鲁木齐1月22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王瑟)

【编辑:程春雨】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