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养成记》本周将在中国上映
《战斗民族养成记》本周将在中国上映,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同名电视剧
一个美国人在俄罗斯的奇遇
■本报记者 刘 畅
“如果说芭比娃娃代表着美式审美,苗条、性感,套娃则是俄式审美的象征了,虽然看似身材臃肿,但是一层层打开,却发现内涵十足。”俄罗斯电视剧《战斗民族养成记》里的主角阿列克斯·威尔逊如此形象地对比美俄文化差异。
1月25日,《战斗民族养成记》将在中国大银幕上映,讲述了一段上海小伙为追求真爱远赴俄罗斯,征服岳父大人的异国奇遇。这是一部根据俄罗斯电视剧改编的同名电影。原版电视剧讲述了一位名叫阿列克斯·威尔逊的美国记者,被派到莫斯科后遭遇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
这部充满自嘲与讽刺的欢乐之作,被看作俄罗斯文化的入门手册。而通过一名美国记者的眼睛,更能折射出美俄文化差异,以及实际交往中碰撞出的火花。
对陌生人微笑代表虚情假意
在这部电视剧里,美国记者威尔逊因写文章得罪了国会议员,被上司外派暂时躲避风头。正当他满心期待上司说出“巴黎”“伦敦”抑或“马德里”的名字时,他听到的却是“莫斯科”。也许和绝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威尔逊对莫斯科的印象也是“酒鬼”“野蛮的警察”和“熊”。不过又能怎么办呢?于是,威尔逊调整好心态收拾行李来到莫斯科。
既来之则安之。威尔逊一心想要和俄罗斯同事处好关系。他和每个人热情地打招呼,而且报以美式大大的微笑。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非但无人回应,甚至引起对方的狐疑、反感,人们直呼他是美国派来的“间谍”。
这到底怎么回事?在美国,陌生人之间打招呼大家都会微笑。但是,在莫斯科,现在看来,还是不要笑比较安全。俄罗斯人在外面总是不苟言笑,表现得“很酷”。在莫斯科坐一回地铁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手上捧着一本书在安静地阅读,而不是三三两两地交流,更不会大声喧哗。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去年的世界杯期间,为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并营造出一种热情好客的气氛,很多俄罗斯人竟刻意“练习”起微笑。
不过,不苟言笑并不代表俄罗斯人冷漠。相反,他们认为,“无故的微笑”代表着虚情假意,甚至是一种冒犯。在面对陌生人时,他们不是先打成一片,而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对你进行考察,但是经受了考察成为朋友以后,俄罗斯人就会对你推心置腹。
更有趣的是,在美国文化里,即使再熟的朋友,美国人都会保持“安全的距离”,同时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
但在俄罗斯人看来,和朋友保持距离是非常不礼貌的表现,他们不是特别在意私人空间,非常乐意和朋友打成一片。这不代表他们很“随意”。在剧中,威尔逊总是把“抱歉”“谢谢”放在嘴边。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礼貌的表达,但是在俄罗斯文化里,不管是道谢还是道歉,最好还是正式一点,认真地表达出来,一次就足够了。
酒不一口闷就好比对别人竖中指
剧中还有这么个场景:阴差阳错,威尔逊被前来接机的罗马带到其女朋友伊莲娜的家里,伊莲娜的父亲阿纳托利·普拉东诺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寡头,第一次见面威尔逊就被邀请参加普拉东诺夫的家宴。
当面前的酒杯被斟满冰冻的伏特加时,威尔逊“天真”地向主人表示自己不喝酒,还是来点冰可乐吧。这时普拉东诺夫哂笑道,“美国人喝威士忌都要掺可乐,但是这些饮料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俄罗斯早就结冰啦,还是喝伏特加吧!”威尔逊勉为其难地喝了一小口,身边的罗马紧张地提醒他说:“在俄罗斯,酒不一口干掉,就好比对别人竖中指,是非常不礼貌的。”
威尔逊渐渐地入乡随俗起来。吃完正餐,他和罗马、普拉东诺夫一起走进小木屋,体验了一把地道的“俄式桑拿”。这种桑拿以“冰火两重天”著称,人们进入桑拿房后会在热石块上浇水,释放蒸汽。在9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中,身上的毛孔逐渐打开,浴客再用桦树枝抽打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在身体完全放松之后,佐以一杯零下20摄氏度的冰伏特加来散发热量。夸张一点的,还会冲进房间外面的雪地里打滚,然后再回到桑拿房中,如此反复。
一起蒸桑拿也是俄罗斯人社交的绝好方式,苏联经典影片《命运的捉弄》里就有新年夜三五好友一起蒸桑拿喝伏特加的传统。人们认为,身心舒坦地迎接新年是最好不过的,而在蒸桑拿时和朋友喝得酩酊大醉简直是人间极乐。
文学艺术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
剧中的一个情景是,作为记者的威尔逊在外出采访时,遇到一家地产公司要强拆一座名为“俄罗斯文学之家”的建筑,为建新的商业中心腾地方。威尔逊素知俄罗斯人对于民族文化的珍视,果不其然,就看到一位老者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挡在推土机前面,向人们介绍这座建筑辉煌的历史:“谢尔盖·叶赛宁曾在这里宣读过自己的文章,当时整个俄罗斯文坛都为之震惊;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在这里伏案写作过,这里还保存了他当时使用的书桌;还有屠格涅夫……”
这样的描述让威尔逊有所触动,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最喜欢的作家,他或许会告诉你是海明威、塞林格或是斯蒂芬·金;但如果你问一个俄罗斯人同样的问题,他不仅会告诉你是普希金抑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会立刻吟诵出《叶甫盖尼·奥涅金》或《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相关选段。
有趣的是,如今很多让俄罗斯人引以为豪的艺术样式,如戏剧、芭蕾,19世纪以前都首先流行于北美和西欧,但是被引进至俄罗斯后,无一例外地被打上俄罗斯的烙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俄罗斯流派”。在威尔逊看来,这就是俄罗斯灵魂的力量,它流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血液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在这个复杂的国家里碰撞,最终融合成别具一格的存在。
如今这部同名电视剧改编的电影即将在国内上映,剧中的美国记者威尔逊在莫斯科的遭遇被改写成“上海女婿”年底赴俄提亲的故事,想必和威尔逊一样,等待这位“上海女婿”的考验也不会少,影片中的中俄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更是让人拭目以待。
俄卖座电影大多偏向好莱坞审美
■王其然
一些上了年纪的国人,对于那些经典的苏联电影和导演大多会如数家珍:《格罗莫夫日记》与爱森斯坦,《命运的捉弄》与梁赞诺夫,《伊万的童年》与塔可夫斯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电影,已经很难评说一二了。现在,国内电影院偶尔也会上映一两部俄罗斯影片,但数量可怜的排片和不给力的宣传,使得笔者想去看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快下线了。唯一的机会是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定闹钟抢票,勉强挤出时间,奔波于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电影院之间,赶场的路上不自觉地叹了口气:真难啊。
有时候也会在网上搜些资源看,但俄罗斯电影还是小众,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也不多,评论区里一些文艺青年自以为看完一部电影,就能参透当今俄罗斯社会的本质……笔者作为俄罗斯文化的研究者,尝试着厘清当代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历程。
其实早在苏联解体前,苏联电影就已开始改革。1986年,第十届全苏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后,电影界的指导思想开始转向,随后便开始了电影改革期,出现了第一批商业合拍片等。作为苏联电影的继承者,俄罗斯电影的滑铁卢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并一直持续到2001年。
苏联解体的同时也摧毁了电影业,每个人都尽可能地逃离这个领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昔日的电影院成了摆摊场所,电视里播放着低成本的电视剧,地下市场里到处售卖着质量极差的外国电影盗版碟。199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俄罗斯电影雪上加霜。在这种大环境下,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私人电影工作室,尽管外部环境严峻,但这些工作室还是能时不时产出一些经典,如:彼得·托多洛夫斯基的《再来一次》(1993年)、帕维尔·丘赫莱伊的《小偷》(1997年)、弗拉基米尔·缅绍夫的喜剧《如此荒唐》(1995年)等。这一时期最热门的电影当属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兄弟》以及随后拍摄的《彼得堡异人写真》(1998年)。
直到2000年初,俄罗斯政府决定将电影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俄国内开始出现影视公司,当时这些公司以拍摄电视电影和小成本电视剧为主。目前,俄罗斯影响力较大的电影公司有艺术影片集团、特利黛、STV、中枢伙伴等。而在世纪交替的那段时间,大量犯罪题材的电视剧霸屏,如:1998年播出的《破灯街》、1999年播出的《黑帮城市彼得堡》等。同时,以女性群体为受众的剧情片也开始在电视上播出,如1999年的《定情戒》《加尔默罗达》等都受到广泛好评。2007年,俄罗斯第一部3D电影上映,但票房并不理想,更卖座的俄罗斯3D电影直到2010年才进入影院。
2001年-2015年这15年间,俄罗斯电影共获得17.8亿美元票房,最卖座的电影是由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斯大林格勒》(2013年),票房总计6800万美元。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2:碉堡要塞》(2011年),这部电影总共花费4500万美元,而最后票房却只有可怜的150万美元,仅为成本的三十分之一。
总体看来,俄罗斯电影不如苏联电影盈利多,目前俄罗斯电影产业的处境仍比较窘迫。每年,俄罗斯政府都大量拨款以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2016年,俄罗斯官方的非营利组织“电影基金”给电影制作人共拨款28亿卢布,整一年间,制作人和导演从国家拿到了50亿卢布,然而呈现给观众的高质量影片仍屈指可数。
纵观近些年的俄罗斯电影,大部分卖座影片都偏向好莱坞审美,主要为动作片、灾难片、科幻片,如引进我国的《夺命地铁》《火海凌云》等,个别影片沿袭了法国和德国电影的风格。2015年,由安德烈·萨金塞夫导演的《利维坦》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使得一系列反映俄罗斯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电影进入观众视野,如青年导演尤里·贝科夫的《危楼愚夫》(2014年)等。
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总经理卡连·沙赫纳扎罗夫曾在杜马演讲中这样说过:“如今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人们读书越来越少了,电影正在取代阅读。在飞机、火车、地铁上,所有人都在用手机看电影。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俄罗斯在其中占据了什么位置?答案是:没占任何位置。与此同时,电影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思想影响力。在这场软实力的斗争中,我们输了……在艺术中必须得有思想体系的存在。”
昔日荣光已不可追,如今的俄罗斯电影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或许已经度过蹒跚学步的阶段,但如何用胶片承载俄罗斯思想,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长久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