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一季度末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突破38万亿元
中新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28日在京表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国内银行的资产托管规模已达38.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2%。
杨再平是在当天召开的《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2013)》(下称报告)发布会上作如是表述的。
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是指,托管银行基于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资产保管职能,办理资金清算及其他约定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的行为,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
报告显示,我国资产托管行业成立16年以来,托管规模从小到大、托管产品从单一到多元、托管领域从国内到国外。到2013年末,我国资产托管行业托管资产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同业市场、财政市场、信贷市场、外汇市场、社会保障市场、实体市场、国际市场和网络市场等10大市场的国家和客户投资资产共35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61.5%,占银行业总资产的23.2%,占A股总市值的147.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在发布会上指出,资产托管行业是我国经济金融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现代托管行业势在必行。托管行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实现托管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全覆盖,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张来明进一步指出,资产托管业务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亦精细化管理方式,迅速锁定客户打开市场,并能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助力。
“必须看到,与国际资产托管同行相比,国内银行发展仍相对较慢,比如在发达国家的存托比(即托管资产规模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比例)普遍达到100%,但我国到2013年末的数据仅为30%左右。”张来明说。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20-30%左右,而托管收入只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10%,而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普遍维持在50%左右,而托管收入亦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
杨再平对此亦表赞同。杨再平建议,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亦能通过资产托管业务深度介入其中并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完)
>金融频道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