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越科研人员联合发表16个植物新分类群

2021年01月22日 22:2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越科研人员联合发表16个植物新分类群
    图为云南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荞叶秋海棠。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中新网昆明1月22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中越两国多个保护区于近日发表16个植物新分类群。包括马关全唇苣苔、荞叶秋海棠、水晶度量草等。这些新发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西南边境以及越南北部生物多样性影响力。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经典分类与植物多样性团队税玉民研究组,在中国西南边境以及越南北部开展长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工作。近10年来,还与越南北部的Xuanson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Tam Dao Natural Reserve、Ngoc Son-Ngo Luong Nature Reserve等多个保护区,合作开展苦苣苔科、秋海棠科以及董棕林等喀斯特关键类群和群落的多次调查和研究。

  截止2019年,研究组在中国西南边境以及越南北部共发表近100个新种,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2020年以来,研究组又联合中越两国多个保护区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 Keys和Phytotaxa上发表16个新分类群。包括苦苣苔科的马关全唇苣苔、红腺全唇苣苔、簇花奇柱苣苔、毛果马铃苣苔、珠毛马铃苣苔、撕裂马铃苣苔、文山马铃苣苔、短序蛛毛苣苔、千花珠毛苣苔、光珠毛苣苔、春山报春苣苔,秋海棠科的荞叶秋海棠、南滚河秋海棠、星果秋海棠、垂果秋海棠,以及马钱科的水晶度量草。(完)

【编辑:王诗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