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昆明9月21日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21日发布消息:该所科研人员对灵长类动物近亲树鼩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的创建研究。该研究提示,中国树鼩有可能成为SARS-CoV-2致病机制研究、药物和疫苗评价的模型动物。
据悉,研究人员选择不同年龄段的树鼩,包括1岁左右的成年树鼩和5-6岁的老年树鼩,感染SARS-CoV-2。同时在树鼩接种病毒后的不同天数,进行肺部影像学、病毒载量、血常规和生化及组织病理学等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树鼩可以感染SARS-CoV-2病毒。X射线检查可以在大多数感染树鼩看到肺部浸润影像。在感染后3、5和7天,感染树鼩肺组织中可检测到病毒RNA,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相关参数也发生变化,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水平升高。感染后3天成年组和7天老年组树鼩肺组织病理学染色显示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出血。在病毒载量高峰方面,两个不同的年龄组树鼩中存在一些差异。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Zoological Research上。(完)
- 专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3月30日 07:15:32
- 2025年03月29日 21:24:27
- 2025年03月29日 20:52:29
- 2025年03月29日 15:58:28
- 2025年03月29日 09: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