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 涉外调解员巧妙化解商事纠纷
中新网哈尔滨12月26日电 题:“化干戈为玉帛” 涉外调解员巧妙化解商事纠纷
作者 周昕
“欢迎来到美丽的冰城哈尔滨!依法依理,互谅互让。”翻开哈尔滨市民商事调解中心接待咨询登记台账,中英双语的一句话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调解员郑学梅亲手写下的,她告诉记者,希望能让当事人看到这句话后,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感受到调解中心的温暖与热情。
日前,司法部组织媒体采访团前往黑龙江省开展“‘一带一路’法治同行”主题采访,实地了解黑龙江省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的经验成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不仅是冰雪之城,还是中国连接亚欧的重要枢纽,向北开放的前沿之地,更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深化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中外双方法律制度、文化观念等因素的不同,在经贸往来中难免会产生争执与纠纷。如何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哈尔滨市民商事调解中心的调解员们给出了答案。
2021年10月,毕女士给哈尔滨市民商事调解中心主任王源泉打来电话,诉说自己和哥哥在俄罗斯注册的公司焦急地等待林业加工设备发货,已经支付了全部货款,但山东某公司经理却迟迟不发货,理由是毕女士前一笔交易中部分货款尚未付清。双方各持己见,僵持不下,谁都不肯各退一步。
通过远程线上方式,王源泉倾听了双方各自阐述的争议理由后,采用“背靠背”形式,以边缘策略进行逻辑推理,分别为当事人进行预判,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可能会产生的不利结果。“类似兵棋推演的办法有助于双方分清利害,做出最终决策。”王源泉介绍。
在王源泉的调解下,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仅用3天就顺利解决了前后两笔交易中的问题,并在一周时间内自觉履行了合同,还成为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
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哈尔滨市民商事调解中心打造了一支由熟悉国际贸易、法律事务、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各领域业务的学者、律师、仲裁员、实业家等组成的涉外调解员队伍。调解中心还建立起海外远程调解机制,以网上授权委托、人脸信息识别、远程视频调解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加快赋能涉外纠纷调解,缩短调解周期,依法化解涉外商事纠纷。
资料显示,我国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员近320万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41万余人,调解员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王源泉告诉记者,作为涉外法治调解员,应该知识渊博,才能让当事人更加信服。“调解工作在处理矛盾纠纷中,仿佛是温柔的无形之手。”王源泉说,在调解中保持公正、中立、专业和高效的理念,不仅提高了中国调解员的威信和名誉,还可以彰显调解机构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5日 11:29:48
- 2025年01月25日 10:37:57
- 2025年01月25日 10:21:40
- 2025年01月25日 09:07:52
- 2025年01月25日 08: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