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巧娘”一针一线传承手艺 曾赴美国名校讲说香包文化
【解说】今年50岁的刘兰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的传承人,从小在奶奶和母亲一针一线的熏陶下喜欢上了绣香包,现在人称甘肃“巧娘”。今年夏天,刘兰芳受邀前往美国,登上哈佛、耶鲁大学等5所名校讲台,将黄土高原的香包文化一步步推向世界舞台。
甘肃“巧娘”一针一线传承手艺 曾赴美国名校讲说香包文化
【解说】今年50岁的刘兰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的传承人,从小在奶奶和母亲一针一线的熏陶下喜欢上了绣香包,现在人称甘肃“巧娘”。今年夏天,刘兰芳受邀前往美国,登上哈佛、耶鲁大学等5所名校讲台,将黄土高原的香包文化一步步推向世界舞台。
刘兰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她的刺绣香包虽然已经卖到了美国、加拿大、韩国等五个国家,但她发现,外国人虽然很喜欢中国香包,但对香包文化还是基本一无所知,凭借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去推广非常有限。于是,她将外国人所熟知的十二生肖绣到了香包上。
【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 刘兰芳
我们汉文化十二生肖对他们的影响比较深,所以我回来设计了很多十二生肖的作品。比如说我设计的十二生肖的如意的平安锁(香包),如意平安锁正面是一个生肖,背面是一个“平安”的字样。它的造型是一个如意。这个我当时设计出来以后是非常受欢迎的。
【解说】为了更好地将香包文化推到国外,刘兰芳还在美国华盛顿注册了一个岐黄香包工艺坊,并开设了两个网站,专门推广黄土地的香包文化。刘兰芳说,每一个产品都融入了自己的感情,香包这个东西是有生命的,一针一线缝进去的都是一种情绪,一种意境。
【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 刘兰芳
我们这个作品是我们当地所有的女人都会做的一个作品。她每个人都会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之后,看到这个地里的花、草、鸟之类的,她会回去根据她看到的造型回去把它再设计出来,做到布上,把它做出来送给她最尊敬的人来表达她的美好的祝愿,都是美好祝愿的。所以我们庆阳香包的造型,它的作品是有型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是传递表达爱的一种信使。
【解说】然而,这种传递爱的信使,传承问题是刘兰芳最担心的。比她年长或者同龄人已经很少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了,年轻人又不喜欢。所以,刘兰芳在庆阳开了一家岐黄文化有限公司来招收新生代“绣娘”,传承香包文化,在教她们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增加一份收入。
【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 刘兰芳
我有一种使命,我觉得我应该为当地的社会做出一些工作,比如说我现在给她们培训,让她们有饭吃,有手艺。她们这些妇女可以把我们作品布件带回家里去做,做活的时候她也可以心静下来,而且,她能照顾到老人,也能照顾到孩子,所以挣来的钱也能贴补家用,也给她们创造一些收入吧。
记者 魏建军 刘玉桃 甘肃庆阳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