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图传播,如何界定违法?谁应该担责?
文/刘雨墨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有人为了流量,盗用明确标注由AI(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一名儿童被压在废墟之下”的图片发布,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后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该照片上孩子有六根手指,经证实是由AI创作。
据媒体报道,图片原作者是何先生,AI作品发布时间也不是在地震灾害期间,而是2024年11月。据何先生的介绍,该AI作品旨在反映在战争废墟下的生存环境。搬运“假图”、移花接木,何先生表示,这种用灾难来博取流量的行为非常恶劣。
目前涉案人员已被行政拘留。但留下的问题值得思考:由AI生成图片或视频,以及搬运这些视频图片等,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如何界定是否违法?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是否违法的关键在于发布者是否知道该信息是虚假的。在明知道是AI生成的虚假图片的情况下,还故意在重大灾难事件中传播,意图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或获取不当利益的个人或组织,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情节恶劣的,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发布灾情疫情的虚假信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故意编造虚假信息发布;二是明知虚假信息仍然发布。一旦在平台上公开发布并且有了浏览量,就已经构成违法,但是否构成犯罪,是根据造成的结果来判定的。
发布者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在地震灾害当前,发布者利用他人AI虚假灾害图片并发布于网络,引发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涉嫌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情形,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而创作者利用AI作图时并没有传播虚假信息的故意,并且标明了AI创作,不应当承担责任。
直接利用AI生成图片“蹭流量”,事后称“非故意所为”,这样的行为可能涉嫌扰乱公众秩序,是寻衅滋事行为,也有可能面临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同时,《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平台是否有审核义务?
平台的审核义务是根据发布内容、发布人身份和事件重大性来评估的,即发布后的影响程度。如果涉及到疫情灾情等重大内容,平台的审核义务是比较大的。
付建指出,平台未审核图片内容真实性就允许发布,说明平台审核具有一定滞后性,存在漏洞。但是大量的视频在平台上进行发布,平台应该在接到其他用户举报时及时审核处理,发现虚假信息应当采取下架封号等处理措施,防止虚假信息进一步传播。
如果平台未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虚假信息进一步扩散的,对于损害扩大部分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另外若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导致虚假信息散播影响严重的,还可能面临警告罚款责令整顿等行政责任。
AI制图传播虚假信息面临的其他问题
付建表示,AI图片传播虚假信息还可能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侵犯他人的人格权,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刑事犯罪。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走在法律前面的,但信息这并不能作为免责理由。AI技术的利用应兼顾自由与公众知情权。”许浩说,如遇灾难,人们需要准确的信息来应对处理问题,也要对当下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而通过科技手段散播虚假信息会扰乱社会秩序,当公众处于恐慌焦虑的情绪中,确保信息准确性至关重要,要严厉打击利用科技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
国是直通车精选:
- 2025年01月13日 08:58:36
- 2025年01月13日 08:57:38
- 2025年01月10日 11:03:57
- 2025年01月10日 11:02:59
- 2025年01月10日 11:01:27